1. 红酒等级制度起源
在欧洲,红酒等级制度是很有名的。而在澳大利亚,其红酒等级制度的出现早在20世纪中叶。而在70年代随着法国葡萄酒行业的崛起,法国开始在葡萄酒上实行等级制度,其余欧洲国家也跟进。然而,在当时,澳大利亚红酒业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其对等级制度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直到1984年,澳大利亚红酒的出口量达到5000万升,澳大利亚红酒协会也开始为澳大利亚红酒实行等级制度进行探讨。
2.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的构架
1980年代末,澳大利亚红酒业的管理机构建立了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称之为"葡萄酒评价和标签方案"。这一系统和法国葡萄酒等级制度非常相似,基于葡萄酒的风味和产地进行评估。澳大利亚的红酒等级制度含有四个级别:成本效益型、品质型、特选型和神话型。而这四个级别是通过对葡萄的绿葡萄果实的成熟度、酒精度、残留糖分、总酸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后进行评估。
3. 评定标准的具体说明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的评定标准主要集中在味道、质量、鲜度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会对葡萄的品质产生实际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是品质型的酒,在评定时,需要葡萄的成熟度和酒精度都超过要求,这样才能被评定为品质型。而特选型的酒只有在葡萄的成熟度、酒精度、总酸度、残留糖分的诸多指标达到了一个整体的平衡状态,才能被评定为特选型。而神话型酒则在评定时,需要满足品质型和特选型的多个要求,包括在葡萄的品种、土壤、气候等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4.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的影响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的实行,使得澳大利亚的红酒业得以更为精细的管理。而在国际市场中,这一等级制度的实行也使澳大利亚的红酒业获得了更高的信誉度。再加上澳大利亚的红酒在品牌和经营方面均得到了较长时间的投资和发展,使得澳大利亚的红酒在当前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稳固。
澳大利亚红酒等级制度不仅能够保证成品的品质,还能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等级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澳大利亚的红酒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借助等级制度不断壮大和繁荣。